中国江苏网讯提起外科,很多人认为是西医的强项。但中医外科也有自己的专长。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的许先生前不久亲身感受了中医外科的神奇疗效。
“大概一年前,我发现我的右腰上有个肿块,”一开始也不疼。工作忙,没当回事。但是6个月前发现这个肿块越来越大,这让我很担心。去医院看病了。肝旁长了一个疙瘩。出脓了。医生做了手术,把这个肿块切开了。但术后切口愈合不畅。许先生表示,自己在全县跑了半年多家医院看病都没有明显好转迹象,介绍说,10月底在县医院普外科看病时,正好遇到了来自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外科(纳力肿胀科)、执行对口帮扶任务的靳全勇医生,才看到了康复的希望。
“许先生看病时发现半年多来自己这个伤口一直不见好,生活和工作都很不方便,洗澡更不方便,去了很多医院,换了药也不见好转,还说有段时间不好看“。金殿英医生介绍,西医外科医生看后也比较挑剔,因为半年多了,换药也没有好转的迹象。但在详细询问病史后,金医生结合他的临床资料,信誓旦旦地让他住院。
“腹壁结核性头道,这个难题适合我们南京徐氏外科的治疗方法,我还是比较有信心的。”金医生坚定地说。何先生入院后,金医生按照南京徐氏外科的经验手法隔天换药,前十天每次换药都要半个多小时,一直累到腰酸背痛,经过25天的不懈治疗,何先生的窦道口渗出明显减少,渐渐地换药后疼痛也不明显了,窦道口也逐渐减轻,最终愈合,彻底解除了困扰他半年的病痛。
据了解,南京徐氏外科是孕育于江南土壤中的中医外科流派的重要分支之一,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徐氏外科擅长用中医药治疗慢性创伤疾病。徐氏外科流派的思想根源,最早可追溯至东汉时的葛洪。其代表人物徐学春不断磨砺前人经验,在此基础上优化制成自制丹药,并配合独树一帜的换药手法,用于治疗中医外科疑难杂症,在江苏一带颇有名气。后经几代人不断发展,结合临床去粗取精,形成了现在的徐氏中医外治法,包括了系统的临床辨证理念、规范化的特色药物交换技术以及一系列应用于不同领域的经验外用药方等,适应范围逐步扩大到各种慢性领域。南京的徐氏外科目前已是第五代传人,其中不乏省市级中医。
[来源:中国江苏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